【鎮街人大】大朗人大:鞏固聯絡站規范化建設成果 強化人大代表履職為民實效
大清晨,施工人員正在清除長富西路求富路花園路段斑馬線。這個舉措或許會讓人困惑,為何好好的一條斑馬線需清除,但對于附近群眾則拍掌稱好。
施工人員清除斑馬線
由于斑馬線被路邊綠化帶阻隔,如通行則需跨過綠化帶或繞行,群眾出行十分不便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群眾通過中心聯絡站接訪活動向人大代表反映了該問題,代表形成建議后轉給相關部門辦理,要求其在10個工作日內回應。
人大代表駐站接訪群眾
人大代表將部門回應情況反饋群眾后,群眾對回應內容表示不滿意。經鎮人大辦協調后,迅速組織代表會同相關部門到現場開展調研,并共同研究解決方案,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將原有斑馬線清除,在合理位置重新劃設斑馬線。
人大代表與相關部門實地調研
現斑馬線已重新設置,從確定方案到完成整改,僅用了7天??此埔患∈?,但對于廣大群眾來說是關系切身安全和利益的大事。人大代表參與建議辦理全過程,擔當作為,履行職責,充分發揮群眾和政府的橋梁紐帶作用。
綠化帶阻隔斑馬線(整改前)
斑馬線重新劃設(整改后)
類似的為民解困事例還有很多。大朗鎮人大始終堅持完善規范聯絡站建設、意見建議辦理等工作機制,搭建履職平臺,創新聯系群眾,規范建議轉辦、重視群眾評價,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為民解困作用。2018年以來,各聯絡站共收集意見建議1118條,在群眾、代表、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一件件小事難事得到解決,形成了“愛心送餐”“防走失鑰匙扣”“改善小區供水管道”等20多個經典案例,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實現共享,搭建以1個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為重點,1個特色產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和28個村(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為延伸的網格化體系作為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主陣地,嚴格按照“四個一”標準開展工作,發揮其全鎮覆蓋、扎根群眾的優勢,打通群眾聯系代表“最后一公里”。
聯系群眾通過輪值表、服務聯系卡、網上公開等多種形式實現省市鎮三級代表的信息公開,讓代表敢亮身份、能亮身份、亮好身份。同時,每月雙周各聯絡站組織駐站代表與駐點團隊成員通過“集中接訪、主動走訪、主題約訪”等方式,結合“雙聯系”機制開展聯系群眾活動。
轉辦建議人大代表匯總群眾提出的問題后,整理成正式的意見建議,通過各聯絡站統一錄入智網系統轉辦,要求承辦部門在指定時間內回應并解決。針對群眾意愿較為強烈或急需解決的問題,則由鎮人大辦組織代表會同有關部門負責人實地調研視察,快速形成合理高效的解決方案。
評價結果各聯絡站持續跟蹤建議辦理,組織代表不定期開展實地督導,并將辦理結果及時反饋群眾,讓其給予滿意度評價,以群眾滿不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對群眾“不滿意”事項繼續開展專題督辦,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整改,推動建議辦理從“答復型”向“落實型”轉變。
來源:大朗人大
傳播權力機關的聲音
展現代表機關的風采
喜歡我們 請你點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