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村建設乘上時代之舟
讓鄉村建設乘上時代之舟
李子柒拍攝的以鄉村生活為題材的短視頻吸引了幾千萬的流量,80后畫家冬子在終南山借山而居,以鵝為伴的隱士生活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曾幾何時,鄉村振興這個詞語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中國自古以來一直是農業大國,隨著社會的發展鄉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導致鄉村人口稀薄,土地、環境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發展鄉村,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鄉村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一個必備要素。
鄉村擁有城市里令人羨慕的自然資源——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空氣清新等,這些都是鄉村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由于鄉村往往交通不便、勞動力緊缺、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等因素卻又導致鄉村的發展舉步維艱。凡事都有兩面性,建設的好鄉村可以成為人們心目中向往的桃花源,和城市發展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我國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在功成名就之后往往會選擇歸隱田園和告老還鄉,過著詩意的田園生活。在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城里人也時常在周末或者節假日選擇去郊外自駕游或者去附近的農村玩玩農家樂。從古至今,鄉村在中國人的心中始終是一片靈魂的棲息地!
振興鄉村,需要搞好統籌謀劃。筑牢鄉村振興的組織堡壘,強化基層黨建,用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毫無疑問是第一步。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推進鄉村互聯網建設,為農民提供豐富的網絡文化產品,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第二步。因地制宜發展旅游和產業,將農副產品賣出去是第三步,有了收入來源后村民們就可以就近就業而不是背井離鄉。發展教育是第四步,一方面要提升鄉村教育人才隊伍的素質,辦好農村基礎教育。另一方面,要發展鄉村職業教育,培育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人才基礎。建好鄉鎮衛生院,做好醫療資源的下沉是第五步,從此醫療有了保障,看得起病,就不會陷入因病致貧的惡性循環。
而上述所說的這一切,早已經在神州大地上悄悄的實現!未來的幾十年,農業農村農民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角將站在歷史的舞臺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文:肖春雨
制作:肖春雨
審核:曾 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