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醫科普】捐獻血小板是怎么回事?
一、什么是成分獻血呢?
成分獻血就是把健康人捐獻的血液,通過血液分離機分離出其中某一種(或幾種)成分,再將分離后的其他血液成分輸回捐獻者體內的過程。成分獻血包括單采紅細胞、單采血漿、單采血小板等。單采血小板是最常見的一種成分獻血。
二、血小板有什么功能?哪些患者需要它呢?
血小板是由骨髓造血組織中的巨核細胞產生,當血管內皮細胞層損傷出血時,血小板可以黏附到損傷的血管內皮上,相互聚集,促使凝血酶的生成,最終通過形成血小板血栓和凝血酶將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達到止血的作用。
血小板輸注適應癥:白血病、惡性腫瘤、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癥、放化療后血小板減少,創傷、手術、妊娠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等。由于臨床需求量大,但是供者捐獻的血小板保存期只有五天且在其保存的條件下易導致細菌污染,因此導致臨床血小板常常處于供應短缺的狀態。
三、單采血小板有什么優點呢?
臨床上某些疾病并不是因為全血缺乏而需要輸血,只是因為血液中缺乏某種血液成分,這時我們只需要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進行輸血,這樣既可以提高輸血療效、減少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也可以節約血液資源。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獻血者獻血后更快恢復。
四、捐獻血小板和普通獻血有什么不同?
捐獻血小板的過程是從一只手臂進針后,獻血者的血液經過管路流入血細胞分離機,分離出所需要的血小板成分后再將其他血液成分輸回獻血者體內。采集-分離-回輸,這樣循環5~6次即可采夠一個治療量,整個過程需要大約1小時左右。
人們通常理解的獻血就是指捐獻全血,從手臂進針后血液直接流入血袋中,捐獻200~400ml全血整個過程需要3~5分鐘。
五、獻出的血液回輸到體內會不會傳染疾???
獻血前大家可能有這樣一些顧慮,擔心獻出的血液回輸到體內不安全或者害怕采血的器械不干凈會傳染疾病。其實,在捐獻血小板的過程中,獻血者的血液始終都是在經過嚴格滅菌的密封管道套材中循環和分離,血液不與機器直接接觸,并且每位獻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耗材,不會因為獻血而相互感染疾病,安全可靠。
六、多久可以獻一次血小板?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中明確規定血站對獻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為200~400ml,兩次采集間隔不少于6個月。成分獻血兩次采集間隔不少于半個月,獻完全血后一般要求3個月以后才可以成分獻血。
愛心人士捐獻血小板(圖片由錫盟中心血站提供)
錫盟中心血站地址及獻血時間
END
1
文:臨床輸血科 王莫日根 編輯/綜合辦公室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